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影视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6)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一系列数字领域合作的倡议和扎实的举措,构筑了一个牢固的数字命运共同体。

【片花】

【解说词】

今天的世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发展的挑战让“一带一路”上的科技合作需求也更为迫切。

2017年,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同期】习近平

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

【解说词】

秉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更加注重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2018年8月,遥远的太空中,一颗中国的气象卫星经历了一次历时十天的“漂移”。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由最初的东经86.5度西移至东经79度。

【同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二号H星总指挥 李海生

我们是体现大国风范,真正做到为“一带一路”服务,这点风险也是必须要冒的。

【解说词】

调整后,风云系列卫星将从重点服务亚太地区,延伸到共建“一带一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弥补了全球气象卫星对印度洋及中亚、西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地区观测的不足。

2019年3、4月,肆虐非洲大陆最强烈的热带气旋袭击了莫桑比克等国,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上百万人受到威胁。危急时刻,中国气象局利用调整定位后的风云卫星,对强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进行监测,并在最强风暴来袭之前,帮助莫桑比克做好预警。

【同期】中国气象局数据中心风云二号、四号地面总指挥 魏彩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风云卫星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从开始的设计到实施,我们始终坚持着把风云卫星的数据和产品向全世界进行共享、服务。

【解说词】

这一年的4月,莫桑比克总统纽西来中国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纽西总统对中方及时施予的援手表示感谢。

【同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 董瑶海

第一件事上来就是感谢中国帮我们减灾救灾。所以我个人觉得“一带一路”不仅是团结了一大批国家,命运共同体真正是为了我去帮助你,是为了你幸福,是为了你减少损失,很自豪,很自豪。

【解说词】

遥远的星空中,中国用一颗颗卫星铺就了一条空间信息走廊,在“一带一路”上实现信息共享。越来越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像莫桑比克一样,运用中国先进的空间科技勇敢面对困境。

除了风云系列在为全球服务,中国的北斗也在主动向全世界开放。北斗的应用产品已出口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广泛应用,助力发展。

科技进步需要跋山涉水,科技成果共享也同样需要披荆斩棘。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优势,无端阻断正常的科技和人文交流,而中国却展现出开放包容姿态,坚定推进科技开放合作。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随后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都强调了要推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2023年6月的一天,在位于埃及新开罗的埃及航天城,埃及二号正样星电性能测试正在进行,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测试成功,意味着几年前还只存在于图纸上的卫星,已经进入了等待发射的阶段。

【现场】埃及航天局埃及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阿曼德·拉斐

埃及在航天领域一直有梦想。

【解说词】

今年70多岁的拉斐教授,是埃及航天领域理论研究和设备测试专家,从业40多年的他,一直为埃及航天局没有一颗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卫星而遗憾。

【同期】埃及航天局埃及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阿曼德·拉斐

以往发展卫星的所有工作都是与先进国家合作完成的,我们最大的梦想是自己从头到尾研发自己的卫星,实现自主。

【解说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