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影视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2)

在肯尼亚,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沿线,长颈鹿可以毫无顾忌地穿过一个个净高超过6.5米的桥洞;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中国建设团队特意为鱼类预留出了洄游通道;在中国公司运营的阿根廷风电场,经过生态修复,巨型的风车成了一道新的风景。

十年间,中国与31个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提出了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伟目标。

绿色丝绸之路正在被打造成政策对话、环境信息共享、绿色资金融通、绿色技术交流的国际平台。

【同期】世界自然基金会特使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联合主席 马可·兰博蒂尼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部分,“一带一路”承诺,要尽可能让沿线变绿。现在这个承诺进一步加强,不仅要让“一带一路”变绿,而且要为全球绿色议程作出贡献,包括气候和自然环境。

【解说词】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让全球气候问题更加凸显。肆虐于多地的洪水、席卷北半球致命的热浪、干旱的大地、飓风和寒潮……一系列极端天气提醒人们需要改变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这其中,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影响最为直接。现实的危机让人们开始寻求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同期】沙特气候事务特使 阿德尔·本·艾哈迈德·朱拜尔

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必须从现在开始。

【解说词】

在沙特,“绿色中东”计划正在推进。

在埃及,他们计划在2035年之前,将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至40%。

在阿曼,一系列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已经启动。

世界石油最为富集的中东,正在成为清洁能源的投资密集区。

【同期】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魏晓威

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也意识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这个大势是不可逆转的,他们也要寻求一个新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

【解说词】

2014年6月,时任科威特首相贾比尔、20位阿拉伯国家外长或部长,从阿拉伯半岛各国启程,北京成为他们此行的终点,也是彼此合作的新起点。

【字幕】2014年6月5日 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

【解说词】

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

【同期】习近平

未来十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

【解说词】

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为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能源合作为主轴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同期】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魏晓威

总书记当时非常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阿可以把新能源的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寻求一个新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那么这个时候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在发展路径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解说词】

绿色能源合作的“驼铃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响起,“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理念跨越千年之缘在当下和鸣。

作为阿盟成员国之一的摩洛哥,在这次大会后迅速完成了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对接。

按照摩洛哥政府的设想,到2025年摩洛哥新能源项目占比将达到50%。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与中国合作。

仅用两年的时间,“一带一路”上的首朵光热电站“太阳花”,在撒哈拉沙漠深处盛开。

7400面定日镜随日升日落而转动,248米的吸热塔聚集着耀眼的光芒,占地1400公顷的能源项目,拥有多项世界之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