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4)
时间:2023-10-11 11:27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山西省以苹果、梨、葡萄等大宗水果生产为主,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也势必会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从国内市场来看,山东、陕西、河北等邻近省份都为果树大省,产量高、品质也较好。相邻多省水果的集中上市极易发生同质化竞争现象,造成结构性滞销,对山西省水果构成巨大的市场威胁。另外,消费者对进口水果愈加青睐,水果进口量将逐年增大,也会对山西省水果造成较为严重的市场冲击。
气象灾害威胁
山西省地理位置特殊,干旱、冰雹、大风、寒潮、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对水果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多发的晚春寒潮往往对正处于花期、萌芽期及幼果期的果树带来毁灭性打击。据调查,2010、2013年的花期霜冻造成全省梨果几乎绝收,2014年晚春霜冻导致12万hm2果园受灾,2018年4月霜冻致果园受灾面积达19万hm2,2020年倒春寒再次来袭。难以控制的气象灾害对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威胁巨大。
THREE
“山西省水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山西省果园水利、道路、电力、防雹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加强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水源是果园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因此建议首先要做好果园内部的水利工程建设,变无灌为可灌,改漫灌为节水灌,着力改善旱地果园的灌溉条件,为山西省水果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打好基础。
加强品牌建设工作
一是在“运城苹果”“吉县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跟进创建更多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有机结合多层次品牌优势,发挥最大品牌效益。二是立足山西省水果品牌建设的弱项,重点加强品牌推广及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做好品牌宣传工作,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形式将产品主动带到消费者身边,不断提升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强化产后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
强化恒温保鲜库、冷链运输系统等水果保鲜贮藏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减少贮藏及流通环节水果损耗,延长水果上市期,拓宽山西省水果的出省销售和出口贸易渠道。针对山西省水果初加工起步晚、精深加工几乎空白的现状,逐步推广果品机械分级等初级商品化处理技术,积极发展水果干、果汁等精加工,有效扶持水果酵素、水果酒等深加工,实现产业链条的全方位延伸。
适度调整种植结构
为减少同质化产品造成的市场竞争,建议根据种植效益高低,在全省范围内适度调整种植树种。适当减少当前生产规模较大但产值不太高的树种,适度增大桃、葡萄、甜樱桃等产值较高的树种栽培面积,不断提高全省水果产业生产效益,规避市场风险。
推广政策性保险
为提高山西省水果产业抗风险能力,建议针对水果生产的特殊性,不断探索多方共担风险的新模式,逐步推广政策性果树保险。如可采取“财政+果农+保险”模式,前期由各级政府和果农按不同比例分担保险费用,受灾后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赔偿,实现多方共担风险,以减轻气象灾害给果农带来的惨重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