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2)
时间:2023-10-11 11:27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对比2019年山西省主要水果生产667m2产值可以发现,甜樱桃667m2产值最高,达0.75万元;其余依次为桃、葡萄、石榴。种植规模较大的苹果和梨667m2产值分别为0.36万、0.27万元,仅为甜樱桃的48.0%和36.0%,且排名靠后,仅位于第5、第6位。 2019年山西省主要水果667m2产值
区域分布
据统计,山西省11个地级市均有果树种植,晋南及晋中地区为果树生产集中区域。从表2可知,2019年运城、临汾、晋中3个市果树栽培面积及产量位居全省前3位。运城市居全省首位,果树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2.09%和67.24%;种植品种丰富,涉及苹果、梨、葡萄、桃、甜樱桃、杏、山楂、李、石榴等多种;单产达27.23t/hm2,是省内其他地级市的2倍以上。 目前,山西省果树区域化生产分布明显,主要树种如苹果、梨、葡萄、杏、桃等都已初步形成优势栽培区。苹果生产主要集中于晋南及晋中区域,重点生产县包括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临汾市吉县、翼城县,晋中市榆次区等30个县(市、区)。梨优势产业带以运城市临猗县、临汾市隰县、晋中市祁县、忻州市原平市为中心,涵盖20个重点生产县(市、区)。葡萄优势栽培区以太原市清徐县、临汾市曲沃县、运城市永济市为主,涉及20个重点生产县(市、区)。杏优势产区多集中于晋北区域,以大同市阳高县、大同县、天镇县为生产核心,包括20个重点生产县(市、区)。桃产地多集中于晋南区域,以运城市临猗县、永济市、夏县为生产中心。
TWO
“山西省果树产业SWOT分析”
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山西省地形多样、地势起伏,气候类型独特,既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特点,又有因地势高差悬殊而呈现的显著垂直变化。全省平均海拔1000m以上,全年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平均可达15℃。海拔高,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适宜等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更有利于果实着色及糖分等干物质积累,较易形成果实优质品质。气候多样性、差异性使得山西省具备生产优质水果的先天优势。
(2)土壤资源。山西省境内土壤类型多样复杂,兼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和因海拔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分布特点。全省从南至北土壤类型由森林草原褐土逐渐变化为干旱草原栗钙土。各地土壤垂直分布类型主要包括山地草原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色森林土、山地栗钙土、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山地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褐土等。广泛存在的山地丘陵土壤约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50%,其疏松多孔,钙、钾等矿物质含量高,尤其是钾含量为0.5%~2.5%,极其适宜果树生长发育和水果高品质的形成。
区位交通优势
山西省地处全国中部区域,东部与河北省相邻,西部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部毗邻河南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是我国东西相接、南北贯通的交通要塞,更是环渤海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蒙晋冀长城金三角”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区位枢纽。山西省汇集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中银、太焦、神黄、石太客专、大西客专等多条重要交通干线,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此外,山西省交通条件优越。据统计,目前全省公路线路里程14.3万km,其中高速公路5604.8km,已基本构建“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另拥有12.52万km农村公路、3653条客运班线、227条民用航空航线、214个通航城市。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和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山西省的交通区位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技术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