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通讯 >

专题会场二:全球原油黄金及大宗商品市场前景(7)

  [杨迈军] 同时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品种,比如说原油的品种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够进行期货交易,我们觉得也是今后非常重要的领域。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原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逐年上升,去年已经超过了55%,而且这个比例还会继续的上升。在这样非常重要的品种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国内市场。 [09:57:44]

  [杨迈军] 我们上海期货交易所现在进行的是石油系列里边的一个原料品种,这是相对来说小一些,重要性差一些的品种。我们也希望在未来能够加快这方面的进程,能够推出原油的期货,但是这也取决于国内原油的现货和生产流通市场化的进程。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继续努力。谢谢。 [09:58:03]

  [何刚] 对这个问题刚才李晶也谈到,实际上全球很多经济体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经济大国往往是期货大国,也是大宗商品重要的角色。“上海价格”现在逐渐引人注目,特别是个别品种,怎么样让“上海价格”变得更加重要,甚至是未来李晶重要的研究的方向,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09:58:50]

  [李晶] “上海价格”现在在全球越来越重要,我很多全球的客户非常关注上海的价格。当然“上海价格”跟美国芝加哥的价格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上海价格”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费国。 [09:59:36]

  [李晶] 大宗商品是能源、金属和农产品三个方面,在各个方面现在中国基本上全球排第一位,除了石油之外。因为石油美国排第一,现在中国的石油占全球石油消费量大概10%左右,过去是很小的。从金属来看,中国的消费占全球基本上30%到50%之间,铜中国的消费量占全球的40%,钢铁50%左右,铝中国占全球的40%左右。总体来看中国在大宗商品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09:59:56]

  [李晶] 我想简单讲一个能源方面的事情,刚才各位已经分享了他们对石油能源方面的看法。这个事情大家可以想一下,中国跟日本的经济基本上差不多,GDP两个国家大概在6万亿美元左右,日本稍微小一些,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系。但是从能源的消费量来看,中国是日本的四倍,中国用了四倍的能源生产同样的GDP,表明中国的能耗比较高,中国还在工业化的过程,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10:00:49]

  [李晶] 但是话说回来,中国的人口是日本人口的10倍,人均能源消费量比日本低很多,中国人均收入是4000美元左右,日本是4万2美元。如果未来的数年中国人民勤劳肯干,中国人均收入赶上韩国的水平,不说赶上日本,这就意味着中国对能源、金属等等人均消费量一定要提高。 [10:01:31]

  [李晶] 现在中国在“十二五”规划过程当中,经济增长速度定了比较保守的目标,7%每年递增。但是我觉得未来数年中国国民收入会翻番,这样的话人均消费量对商品的需求量肯定会同样的递增。 [10:01:46]

  [李晶] 现在中国消费的能源是日本的四倍,但是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比发达国家小了很多。不要忘了印度和巴西,这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也众多,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2%,印度的人口占全球的人口20%,两个国家加起来就是整个全球人口40%左右。如果每个人都要富裕起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对商品的需求会多么庞大,商品的价格会涨到什么样的地位,才能满足全球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需求。 [10:02:27]

  [何刚] 李晶提出了非常颠覆性的观点,GDP能耗中国是大国,人均能耗中国还是小国。如果按照这样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标准,我相信有的人会哭,但是原油供应商会笑,但是我们企业要哭死了。马先生同意这个看法吗?尤其是关于原油的问题,现在120美元是什么样的趋势,是高位还是按照李晶所说的还在低位? [10:03:36]

  [马文胜] 可能中国要达到这一天是一个过程,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经济结构化的调整可能是一个过程。说到原油,最近我们也在研究,因为70年代的时候一轮全球化的大的通货膨胀,是以原油价格为核心涨起来的,这一轮时间很长。这一轮的特点是西方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是什么?资源性的商品、农产品上涨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说本轮大宗商品的上涨是新兴国家,我们人均还很低,随着人均消费的上涨,经济的进步,这个上涨也是可能的。 [10:04:33]

  [何刚] 所以您是同意李总大的趋势分析。 [10:05:1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