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通讯 >

专题会场二:全球原油黄金及大宗商品市场前景(5)

  [马文胜] 如果不完全是一个货币现象,简单的用货币政策把价格打下去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我们通过这样的调研,我们感受到了,只要我们的宏观政策对于我们中国的经济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宗商品不会发生像2008年那样大幅度下跌。我也比较同意李总的说法,大的方面应该还是平稳上行的态势。这是我们调研下来的一个结果。 [09:40:34]

  [马文胜] 第二个我们感受到,现在中国的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利用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积极。昨天我们在北京开了油脂大会,我没有想到去了400家企业。这些企业在讨论的时候对油脂油料,大豆市场全球的理解,我们因为有了期货十几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企业认识已经很有高度了。 [09:40:52]

  [马文胜] 他们对价格的敏感性,有一家企业就讲了,企业的战略就是要建立价格敏感性的企业战略,价格的波动是决定我企业产能扩张和缩小最主要的依据,提高整个国际竞争力。我觉得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 [09:41:10]

  [马文胜] 还有一个体会,由于期货行业现在是25个大宗商品,涉及了主要国民经济的大宗商品,给大宗商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么多大宗商品,如果每个产业链都搞明白,综合起来就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这样的话,我们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大宗商品的研究会更加有价值。我就先说这些多。 [09:41:29]

  [何刚] 谢谢。马先生讲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说基本面、资金面,讲到中国A股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就是政策市。政策的影响,我们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影响,看来在加强。新闻联播得看、《人民日报》得读,从而对大宗商品的趋势产生新的理解。有请党剑博士分享您的看法。 [09:42:08]

  [党剑] 我觉得前面两位从宏观和中国因素的角度,包括从微观实体的企业角度,讲了对大宗商品的看法。我倒想提供两个其他的视角,因为大家不可能随着马总的公司到一些企业去调研,也不可能随着我们的李主席在各国投资者中间感受投行的热度。 [09:42:46]

  [党剑] 我想提供一个视角,我觉得中国因素固然有之,但是我们如果反过来看国外的因素,来探究一下大宗商品的轨迹,可能会有另外一番感受。事实上我觉得大家所感受到的,大宗商品成为我们经济学中间的一门显学的话,是因为90年代之后美元财富地位的下降。大宗商品成为新的财富象征,我不是一个阴谋论者,因为大宗商品地位的上升,所以各个国家的交易市场,包括交易所都会把大宗商品作为自己致力于市场发展最主要的方面。 [09:43:56]

  [党剑] 各国的需求,尤其是我们所说的“金砖四国”,或者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他们也得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变化来做自己的市场设计和市场发展的途径。 [09:44:15]

  [党剑] 我们的期货市场事实上也有这个途径,因为每个国家,尤其像我们这种国家都有争夺话语权的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宗商品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这是我们现在大宗商品上涨背后的一种原因。或者说我们现在探讨国家的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前我们是用供给和需求的模式来考虑,现在我们是用贸易和金融的模式来考虑的。 [09:44:46]

  [党剑] 我们这些稀缺型的国家,只要需要,就会有人提供,因为贸易是可以做的,但是价格已经远不是以前的价格。 [09:45:23]

  [党剑]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探究大宗商品价格十几年来的不断上升,事实上是由大宗商品市场贸易和金融模式决定的。所以最近几年大家也都在探究商品的金融化问题,或者是商品价格上涨的金融因素问题,我觉得它不完全是一种流动性的问题,而是和国际贸易或者是争夺话语权的思路相关联的。我觉得是这个视角。 [09:45:54]

  [党剑] 因为今天我们探讨的是跟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原油和黄金的价格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在国内用的比较少,就是石油的黄金价格。在黄金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领导面前说这些,可能有点班门弄斧,发达国家的分析师眼里边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我可以跟大家讲一下,代表购买单位原油所需的一种黄金量,计量单位每桶是多少盎司,这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石油价格。 [09:46:48]

  [党剑] 所以我自己感觉到,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石油价格,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石油价格,如果真实的话,其实可以用黄金计价的石油价格作为参照物。1983年以来,石油黄金价格经过了五次完整的波动,表现均值是0.072盎司每桶,历史的最低点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是1986年的0.03盎司每桶。从大的周期来看,1984年到2008年价格均值是0.117盎司每桶,2008年一直到现在均价是0.065盎司每桶。 [09:47:4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