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影视 >

揭秘二战时期的元首专列(下):东西征战

曾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元首专列首次作为战时大本营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比如不便于安保布置、容纳及接待人员有限、高频次通信能力不够等等。甚至在波兰结束之前,德国人就将在西部修建供大本营使用的永久性设施列入了计划,很快就派出了工作队前往德国西部寻找合适的地点。1939年10月,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西北部、靠近巴德瑙海姆(Bad Nauheim)的陶纳斯山脉(Taunus)中的齐根贝格(Ziegenberg)一块地块被选中,并在那里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又在北部的蒙斯特雷费尔(Munstereifel )以东、科隆西南的小村庄罗德特(Rodert)附近,发现了另一地块。大约在同一时间,在德国南部的第三个地点也在勘探之后被选中,并开始建设工作。

希特勒正从专列餐车向外观望,车体上的标识为”中欧卧铺及餐车公司“(Mitteleuropäische Schlaf- und Speisewagen Aktiengesellschaft),简称Mitropa,其成立于1916年11月24日一次大战期间,来自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不同的铁路公司都参与了公司的创建。目的是为了与战前对手比利时的国际卧铺车公司(Compagni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s-Lits)对抗-后者也是大名鼎鼎的”东方快车“运营商。战后,国际卧铺车公司抢占了德国之外中欧大部分线路的市场,中欧公司则占有德国国内以及荷兰、斯堪的纳维亚的铁路市场。战间期公司快速发展,到1940年已拥有750台客车,然而其规模远未能达到国际卧铺车公司的规模。二战后德国分裂期间,中欧公司成为了东德德国国营铁路的餐车经营公司,它是东德社会主义体制下少有的几个保留股份有限公司架构的企业。而中欧公司的西德部分成立了德国卧铺及餐车公司(DSG),服务于西德的德国联邦铁路。1990年10月两德统一后,中欧公司和DSG仍各自运营直到1994年1月1日,此时德国国营铁路和德国联邦铁路合并为德国铁路(Deutschbahn)。两公司合并为中欧公司,这是少有的东德企业名称成为了统一后的公司名称的例子。

“闪击西欧”

这三个地方都被用作元首大本营营地,在1940年5月10日,德国发动了对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进攻-“黄色方案”(Fall Gelb)开始实施,凌晨时分希特勒乘坐元首专列出发,来到了蒙斯特雷费尔以北的奥伊斯基兴(Euskirchen)火车站。在这里与元首护卫营会和后,希特勒转乘坐汽车,于上午5点抵达在罗德特建好的营地,代号“岩巢”的元首大本营(FHQu 'Felsennest')。元首专列就停在了法兰克福东南霍伊森施塔姆(Heusenstamm)的火车站支线上。

5月10日,希特勒的坐车抵达罗德特镇

5月10日凌晨,德国伞兵的“花岗石”突击队突袭了比利时埃本-埃马埃尔要塞。图为5月15日,参战伞兵在“岩巢”大本营的骑士十字勋章授勋仪式上与希特勒合影。

德国伞兵乘着滑翔机直接降落在要塞屋顶,同时一队工兵乘着皮划艇抢渡了阿尔伯特运河。号称不可攻破的埃本-埃马埃尔在28小时即落入德军之手。

1940年5月21日,希特勒在“岩巢”大本营和他的参谋们在一起,该照片发现自其情人爱娃.布劳恩的相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