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抗疫脫貧“雙一線”疾控干部連續奮戰6(2)
时间:2023-10-10 20:14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要讓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脫貧后防村民再因病返貧。”馬超利用所學傳染病治療和預防知識,走訪村民時為其普及各類疾病預防知識,和村民一起打掃農房及周邊環境衛生,指導患病村民用藥和治療。 奮戰抗疫一線 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今年5月,馬超就將結束兩年駐村經歷,返回單位上班。”遂寧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科長楊繼紅說,2020年春節前,馬超原計劃帶妻兒回漢中老家過年,但肆虐的疫情徹底打亂他的計劃。 “楊姐,單位需要人手不?”今年1月23日,馬超主動電話征求已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楊繼紅意見后,主動申請回單位做疫情防控工作。事實上,“當時馬超仍在扶貧期,按規定可不回來上班,他說自己學傳染病專業,疫情防控用得上他。” 楊繼紅回憶,全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與日俱增,各地疫情防控的壓力日趨嚴重。“遂寧疫情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必須一項項工作全部同步推進,要和新型冠狀病毒搶時間。”馬超挂斷電話,立即回到單位上班。 次日晚。疾控中心接報射洪一家三口從武漢返鄉,已被送入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馬超和楊繼紅立刻趕到遂寧市傳染病醫院,做可疑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確定密切接觸者,實施相關防控措施。 那晚忙完所有工作,馬超滿頭大汗,蹲在護士台前喊“感覺有點累,站不起來了!”他在醫院休息片刻,又馬不停蹄回辦公室,整理每名可疑人員的基本情況,安排醫院對疑似患者做核酸檢測。 那段時間馬超每天早晨7點出門,午飯和晚飯在辦公室將就一頓,深夜1∼2點才關電腦回家休息。“回到家也不敢關手機,隨時接聽疾控中心的電話,准備新送入可疑人員的信息採集和核查。”廖燦說。 除做疑似患者的傳染病流行調查、追蹤每個密切接觸者外,馬超每天還要負責指導市城區三大園區所有單位的傳染病防控等各項工作,以及各工廠和學校復工復課的特殊行業衛生人員疫情防控業務培訓。“好幾天他都累得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 每天高強度工作 最多一天追蹤調查400多人行蹤 遂寧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了傳染病流行調查組,馬超負責審核各縣區、各醫院等機構上報的發熱發熱病人病例、協查由武漢及湖北等外地返鄉人員,追蹤每名密切接觸者14天內的行蹤。 楊繼紅粗略統計,“平均每天追蹤100∼200名密切接觸者,最多時科室一天追蹤400人的蹤跡。他們每天去哪兒、和誰有過接觸、活動范圍多大、實施和解除醫學觀察時間、小到每人每日的體溫、大到每名可疑人員治療情況等都得做細致記錄與核查。” 根據國家疾控部門不斷更新的疫情報告系統要求,馬超每天追蹤每一名密切接觸者的工作量超級大。比如,由醫院上報的可疑人員信息,疾控中心需一小時內核對,對其開展傳染病流行史確認,再逐一展開搜索范圍,尋找每一名潛藏在人群中的疑似患者。 “從每名可疑人員的臨床狀況,結合醫院的治療方案,安排進行核酸檢測,每晚在12點前必須上報疫情數據至省疾控中心和市級疫情防控中心。”馬超做完這些,還得准備次日的指導各區縣醫院和疾控中心做檢測等防控的方案。 高強度工作,無規律起居,不規范飲食讓各級疾控中心的每個人都疲於應付。“那段時間裡,馬超經常吼胃疼,身體不適,常說疫情結束后去看病。”楊繼紅說,馬超讓妻子買了點胃病止疼藥,但吃藥后其症狀仍不見消失。 按遂寧市委組織部規定,遂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馬超於4月7日返回金台山村。出發前,在遂寧市中醫院做胃鏡檢查,確診患慢性胃炎,但仍覺身體乏力,直到被確診患白血病為止。 如今,馬超必須住院治療,“體內血小板數量低,失去凝血功能后,傷著、碰著都會引發出血不止。”妻子廖燦將兩個孩子送回漢中老家,在醫院照料丈夫。 遂寧觀察記者 趙權軍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