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抗疫脫貧“雙一線”疾控干部連續奮戰6
时间:2023-10-10 20:14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原標題:遂寧:抗疫脫貧“雙一線”疾控干部 連續奮戰64天后倒在扶貧路上 4月30日,射洪市大榆鎮金台山村青鬆蒼翠,山澗鳥鳴。長400余米,寬4.5米的干道是村裡最后建完的硬化路,這條路傾注多名駐村干部的心血,但這天駐村干部馬超卻被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救治。 5天前,馬超結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投入到金台山村脫貧工作。因發燒至38.2度,持續性咳嗽、伴有胃疼等症狀,確診為白血病,隨即住院治療。30日上午,因病情持續惡化轉往成都,啟程前他心裡仍挂念著村裡的防疫和扶貧工作。 “扶貧路上不掉一人” 駐村干部就醫途中仍想著扶貧 25日清晨,馬超電話裡同駐村的同事溝通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后,被老婆逼著去醫院做檢查。他說:“從今年1月開始,每天都覺胃疼、咳嗽、渾身乏力、嗜睡等不良反應,雖吃了點藥也沒啥用。” “都燒到38.2度了,還在關心村裡的事。”馬超如工作狂似的個性惹惱妻子廖燦,她有些埋怨的摸了摸丈夫的額頭。 聽罷妻子念到測量的體溫,馬超心裡咯噔一下,頓覺不妙,便說“趕緊去醫院查查,萬一感染新冠肺炎也能早點檢查和治療!” 在醫院,馬超做完血常規、CT、尿檢等體檢后,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性,讓夫妻倆鬆了口氣,但醫生的警告卻又讓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醫生說,馬超體內的血小板數量僅12X109,,遠低於正常人的水平,若不住院觀察隨時會出現內臟出血等危險。 醫生解釋道:“你(馬超)的血液可能有問題,要做好住院治療准備。” 26日清晨,馬超的骨髓被送往成都的省醫院做檢查。29日,確診為急性髓系M2型白血病。看著丈夫的檢查報告,廖燦一時語噻,“他以前身體很好的,感冒都很少得呀?”丈夫突然病倒了,還是隨時有危險的重症,年輕的妻子有些不知所措。 “馬超是扶貧和抗疫雙一線人員,更是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和預防的專業人才,必須要盡快接受治療。”遂寧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國富介紹,馬超西安交大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研究生畢業后,2012年考入遂寧市疾控中心,是單位和市直機關的優秀黨員。曾參與“4·20”蘆山地震災后對口援助,在2015年H5N1和2017年H7N9禽流感疫情期間,負責傳染病監測和疫情應急處置、確診病例隔離管理等防控工作。 30日清晨,經遂寧市疾控中心和遂寧市中心醫院積極聯系,馬超被送往成都繼續治療。在救護車上接受了記者電話採訪:希望能早點出院,回村抓好防疫和幫扶,“扶貧路上不掉一人”。 克服生活困難 駐村扶貧阻擊因病致貧根源 兩年前,馬超參加遂寧市直機關選派干部到基層駐村幫扶。當時任遂寧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副科長的馬超,主動申請到基層,希望用所學知識,解決因病致貧的根源。 “當時村裡公路少,水電氣網不通,基礎薄弱,扶貧任務艱巨。”因馬超是回族人,不吃豬肉和豬油,自己駐在村裡,生火做飯,克服上述諸多生活不便。“就連喝水都要自己去很遠的水井挑水。”對馬超而言,希望能早日用自己的工作幫助更多貧困戶,是此次扶貧工作的主要目的。 村民杜仁銳車禍后,花費住院治療費2萬多元,讓家庭經濟變得很拮據。經馬超多次入戶走訪,在駐村干部工作討論會上,將其評議為貧困戶。他與當地縣級醫院溝通后,為杜仁銳辦理清退治療費手續。杜仁銳的妻子因患有糖尿病,馬超同村醫和鎮衛生院商議,為其申請慢性病門診優惠。 金台山村第一書記肖建軍說,馬超在村裡工作踏實,還是個熱心腸的小伙。曾有一名殘疾村民行動不便,他駕車帶其到縣殘聯辦理殘疾等級評定,為其解決基本生活救助資金,還利用以購帶扶措施,銷售村民家的土雞、土鴨、雞蛋等農產品。 駐村兩年,馬超還在單位內組織兩次募捐,將募集所得全用於貧困戶幫扶。肖建軍介紹,駐村干部爭取到企業或社會捐助資金36萬元,引天然氣和自來水進村到戶,對6口山坪塘進行清淤整治。還爭取上級資金,硬化了村裡最后的一段村道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金台山村2018年已脫貧“摘帽”,村民依靠養殖肉牛,實現人均年收入8526元“小目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