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资金需求吗?”有人1周接10个电话,还被准确报出单位和住址!多地银行紧急声明
时间:2023-10-04 13:38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您好!我们是某银行合作贷款公司,您需要办贷款吗?”“我们是某银行信贷部,目前利息低,有需要吗?”最近很多人反映频繁接到类似的推销贷款电话。 9月份以来,湖北不少银行密集发布“关于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的声明公告。除湖北区域的多家银行及分行外,近期还有河北、河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部分农商行也相继发布此类声明,提示消费者警惕相关风险。 多地银行声明:未与贷款中介合作 据都市快报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杭州小伙小罗最近每周都能接到近十个类似的贷款推销电话,大多是贷款中介机构打来的。往往前一分钟刚挂掉推销电话,下一分钟又接到新的来电,严重影响了个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网上有不少人反映,经常接到贷款推销类的骚扰电话。有些电话中,对方居然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单位、住址等。一旦追问其信息渠道来源,对方却支支吾吾或者拒绝回答。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不法中介机构和个人以银行名义对外宣传受理信贷业务,近期,湖北就有多家银行采取行动,纷纷发布声明。 比如9月7日,恒丰银行武汉分行公开称,该行在贷款办理中从未收取或委托任何中介及个人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信息咨询费、介绍费、贷款手续费、代办费等费用。 同一天,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表示,全省农商行未与第三方贷款中介开展业务合作,“请不要相信贷款中介以农商行名义推销贷款业务,如需办理贷款业务,请登录农商行‘人码合一获客平台’或到当地农商行营业网点办理。” 此外,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和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等先后发布类似声明。上述银行声明核心提到两点,一是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及个人开展贷款业务营销宣传;二是在贷款业务办理中,不收取任何形式费用。 据财联社报道,北京一助贷机构业务负责人表示,武汉地区银行声明应该与监管压力有关。近期,一是部分贷款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客户需求急迫心理,收取高额的费用,导致客户无法承受;二是干脆就出现卷款跑路的情况。导致相关投诉上升,引发监管介入。 今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次影响甚广的专项治理持续六个月,3月15日正式开始。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先开展自查,对于在前期自查中未主动报告的,要对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从重处罚。 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 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及由此带来的麻烦甚至骚扰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但是我们的信息究竟是怎样泄露的,又是怎样到了不法分子手里的呢?9月1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一系列贷款中介黑色链条案,比较完整地揭开了个人信息从被泄露到被利用的过程。 上海市有不少消费者近期经常能接到号称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话中,对方能非常准确地讲出消费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等个人隐私信息。执法调查发现,目前在贷款中介行业,骚扰电话问题比较突出。 执法人员对贷款中介行业的多家公司初步调查后,首先锁定了一家贷款中介进行突击执法检查,当场在这家公司负责人的手机和工作电脑中发现大量购买来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该负责人以2888元钱的价格购买了4万多条消费者个人信息。购买的信息当中包含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 这些贷款中介公司主要是通过出售个人信息的黄牛购买个人信息。比如花了7500元钱买了5000条消费者个人信息,据黄牛讲,这些个人信息都出自某金融消费APP的5000个注册用户;还有以3900元的价格买了3000条消费者个人信息,出自某贷款APP的注册用户个人信息;还有花3000元的价格买了2000条消费者个人信息,出自一款某借条APP的注册用户信息。 贷款中介非法获得大量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后,首先会把这些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到AI语音群呼系统的后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移动宽带专区
- 下一篇:重要通告:一定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