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通讯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2080号(商贸旅游类089号)

提案答复的函

粤府函〔2018〕299号


彭长纬等7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大湾区旅游业发展的提案》(第2080号)收悉,经会公安部,现答复如下:

  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合作、将大湾区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等建议,对于整合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促进大湾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进一步优化入境便利政策等建议

  为吸引外国游客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促进粤港澳三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公安部的支持下,我省实施多项入境便利政策吸引外国人入境旅游。一是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口岸开展口岸签证业务,为因紧急事由来华来不及在我驻外使领馆办理签证的外国人,以及国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办理口岸签证。二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0年起实施“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对已到港澳地区持普通护照的建交国家外国人组团进入珠三角9市和汕头市旅游,实行简化手续、提供入境便利的政策,停留时间为入境之日起不超过第6天。三是自2013年开始实施有关国家人员“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较好满足外籍人员经广州白云机场入境旅游、探亲、访友等需求,目前政策适用国家已达53个。此外,在港澳外国人还可通过向外交部驻港澳公署申请办理签证进入内地。以上措施,已基本满足外国游客经香港澳门到广东开展大湾区内“一程多站”旅游的需求。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推动入境便利政策的优化,积极争取将“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全省,并协调推进落实将现有“72小时过境免签”优化提升为“144小时过境免签”。 

  二、关于推动三地旅游服务便利对接等建议

  (一)推进交通便利对接。为进一步优化大湾区交通,我省积极推进粤港澳三地旅游出行便利接驳。一是针对粤港直通车往来港珠澳大桥,采取免加签口岸、增加配额、放宽牌证许可有效期、简化申请手续等便利措施,最大程度支持非营运粤港直通车通过港珠澳大桥往来三地。二是充分考虑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的各类交通方式安排,在营运车辆通行安排方面未来将有粤港跨境巴士、大桥口岸穿梭巴士、跨界出租车、跨境货运车辆等通行大桥,为三地人员就物资往来提供支持。三是指导各地完善旅游交通网络设施,强化客运枢纽的旅游服务功能,为粤港澳经济要素流动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大湾区各城市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已紧密衔接,主要道路客运企业开行的运输线路及粤港、粤澳跨境直通客运服务已覆盖湾区主要城市。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在发展大湾区旅游交通、提升运输衔接和服务水平方面完善措施,为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二)优化便利通关措施。为提高通关效率和便利性,我省积极开拓创新,加强与港澳方的合作,大力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工作,努力优化通关环境。一是在深圳皇岗口岸、珠海横琴口岸等地落实粤港、粤澳24小时通关。二是推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模式创新。经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澳通道推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自助查验模式已基本建成,将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同步开放运作,该查验模式也将在珠澳之间在建的青茂口岸推广应用,并在下一阶段运行稳定成熟的基础上与香港方面共同探讨在深港口岸推进实施。三是配合广深港高铁全线建成通车,下一步将推动在香港西九龙口岸实施“一地两检”查验模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便利往来。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7月27日,我省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探索研究以全域旅游建设统筹完善通关设施和服务,继续推动优化便利通关措施,完善口岸监管区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做好交通换乘、信息服务、标识指引、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的对接。构建粤港澳旅游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多元化旅游出行接驳体系,强化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大湾区港口、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进港口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区域内机场合作。 

  三、关于加强粤港澳联合推广等建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