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自主招生群体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
时间:2023-10-11 12:13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三)两类学生在学习心理状况上的比较 学习心理状况包括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可度、学业成就期望、学习动力、学习意义感、学习快乐感和学术期望等七方面。自招生在所有心理特征上的表现都优于统招生,尤其体现在两类学生对自己学术期望的差异上,经卡方检验发现,二者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df=4,χ2=267.710,sig=0.000***)。 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招生对自己未来的学业期望高于统招生。41.9%的自招生选择了“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择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自招生比例也高于统招生;统招生更多的选择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统招生中对自己学术抱有消极期望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自主招生,如选择“没想过/走一步算一步”或“能顺利毕业就行”的统招生比例达到35.5%,而自招生的这项比例只有21.9%,经卡方检验发现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df=1,χ2=2344.89,sig=0.000***)。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进行探讨后发现,统招生主要的学习动机是外部性的,如“父母的期望”(df=3,χ2=62.590,sig=0.000***)和“就业”(df=3,χ2=62.074,sig=0.000***)等;而自招生的学习动机更偏向于内部动机,如“进一步学习深造”(df=3,χ2=13.455,sig=0.004**)、“探索事物/知识的兴趣”(df=3,χ2=17.063,sig=0.001**)、“学校氛围和同学影响”(df=3,χ2=15.993,sig=0.001**)等。 两类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育产出的关系 本研究从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来测量教育产出,主要包括学生对知识、能力、自我概念发展等三方面发展及收获的自我评价。其中“知识”包括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效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概念发展”包括认识自我和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在教育收获上,自招生比统招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收获上显著高于统招生。尤其是自主招生群体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sig=0.000***,t=7.31,effect size=0.28)、“组织领导能力”(sig=0.000***,t=5.71,effect size=0.22)和“自主学习能力”(sig=0.000***,t=7.30,effect size=0.28)等三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统招生。 为了探究各项过程性指标对教育收获影响的具体大小,分别对两类学生自我报告教育收获与其学习过程性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行为对两类学生的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均有极其显著影响;对自招生而言,学习行为指标能解释自我报告教育收获全部方差变异的38.1%;对统招生而言,学习行为指标能解释自我报告教育收获全部方差变异的40.7%。 无论是自招生还是统招生,对其自我报告教育收获影响最大的都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进行高阶学习、反思学习和整合学习,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尤其是对自招生的影响更大。此外,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对学生的教育收获有较大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认同和学习动力等都会影响他们的教育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