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墙专用解决CDN移动版

主页 > 通讯 >

2022年南京市通信业发展报告

通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全市数字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近五年发展情况,全市通信业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运行态势,业务收入和总量增长齐头并进,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连接终端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行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一、全市通信业发展稳中有进

2022年,全市通信业发展质量和增长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一)电信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近五年来,全市通信行业稳步发展,业务收入和总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即使在疫情冲击下,收入和总量也能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全年,全市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7.78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较五年平均增速高4.5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88.05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较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较五年平均增速低7.3个百分点。

(二)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上升

近些年,得益于手机终端功能提升、网络持续提速,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更丰富,移动流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截至2022年底,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354.08万户,普及率升至142.7部/百人,远高于全国的119.2部/百人和全省的124.1部/百人,较上年末提高4.5部/百人。其中,4G用户数729.75万户,同比下降10.5%,5G用户数489.05万户,同比增长41.3%,两者合计在移动电话用户数中占比达90.0%,较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57.02万户,全年净减少6.74万户,普及率降至16.5部/百人,较上年末下降0.9部/百人。

(三)网络覆盖广度深度持续扩展

2021年,南京已率先建成江苏第一、全国首座的“双千兆”省会城市,固定网络基础设施跃升,网络运力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896.22万个,同比增长1.5%;人口普及率达94.4个/百人,较上年末提高0.7个/百人;其中光纤(FTTH/O)端口780.87万个,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总数的87.1%,10G PON及以上端口数为17.04万个,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总数的1.9%。全市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为624.39万户,同比增长5.9%;人口普及率达65.8部/百人,远高于全国平均的41.8部/百人和全省平均的52.3部/百人,较上年末提高3.2部/百人;其中光纤(FTTH/O)用户为536.30万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的85.9%,速率在1000M以上的宽带用户为123.19万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的19.7%。

二、全市通信业运行进中提质

全市通信业着力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各项应用普及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创新应用孵化、升级成为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5G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

近年来,全行业加快“双千兆”建设,构建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并开通移动电话基站数10.18万个,同比增长15.9%;其中5G基站数2.94万个,同比增长92.2%,实现覆盖全市所有街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31.0个,同比增长90.8%。疫情影响下,非接触性服务普及率大幅提高,用户对网上购物、在线办公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依赖度加深,5G网络应用进一步普及。截至2022年底,全市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87.6%,较2019年末(疫情前)提高2.8个百分点;5G移动电话用户数在移动电话用户数中的比重为36.1%,较上年末提高9.5个百分点。

(二)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备

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备的产业链条。目前南京通信业已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体系日益健全,具备大多数中低端产品及部分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如上游行业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277.61亿元,同比增长0.3%,该行业中的台积电(南京)是国际半导体制造行业的翘楚;中游行业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18.58亿元,同比增长0.4%,该行业中的华为软件、中兴软件代表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顶尖水平;下游行业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22.01亿元,同比增长8.3%,该行业中的南瑞信息通信科技、福佑在线、零浩网络科技是南京本土科技企业的领头羊。

(三)融合应用加速数智化转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