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中国》 第二集 创新活力(5)
时间:2023-12-23 22:49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工作人员正在对推进器进行最后检查,这样的推进器一共有八个。它们的推力大小,完全靠计算机根据采集来的风力、洋流等参数,自动计算并控制,以确保“蓝鲸2号”能够在15级飓风下屹立不动。 要将推进器准确入位,需要潜水员和平台工作人员默契配合。 【现场声】 工人1:有没有阻挡? 工人2:没有阻挡,可以继续前进。 【解说词】 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 几年前,中国还完全没有自主制造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 现在,不仅能够自己制造,而且领先全球。 【同期声】“蓝鲸2号”生产经理 程骋 我来这已经九年了。九年前大部分我们船上的面孔都是洋面孔。那么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一股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引领着我们这个海工行业的发展。 【字幕】南海 【解说词】 “蓝鲸2号”试水的同时,它的哥哥“蓝鲸1号”正在南海深处,执行一项重大任务。 邱海峻,奉命降落平台。 水下1266米,中国首次海底可燃冰试开采,正在进行。 这团红色的火焰,就是被点燃的可燃冰。 这是一种深藏在海底沉积物和陆地千年冻土当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上可燃冰的储量可以供人类使用千年,怎样把它开采出来,全球30多个国家都在竞相研究。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可燃冰安全开采持续了整整60天,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 60天,中国完成了这个领域20年的赶超。 【现场声】 向祖国致敬,向祖国致敬! 【现场声:唱国歌】 【解说词】 中国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 一个个世界领先水平的深水重器,接连入水。 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经完成152次试验性应用下潜,下潜深度世界第一。地质、生物、越来越多海底奥秘被发现。 【字幕】“彩虹鱼”号无人潜水器 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也有了中国深潜器的身影,深海11000米,这是中国人标记的未来。 作为世界造船大国,中国的船舶订单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订单占有率三大指标,世界第一,世界上已有船只类型95%以上中国人都能造。 【字幕】2015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舟山造船企业 【同期声】习近平总书记 船厂职工:总书记好!总书记好! (画面:热情的人群欢呼) 习近平总书记:大吊车真厉害,轻轻一吊就起来。 【解说词】 这种长度接近3个足球场的LNG船,需要确保液化天然气在零下160度环境中安全运输,这颗“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建造。 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远望7号”船,首航一年已经为“天舟一号”、“嫦娥五号”的发射立下了赫赫战功。这艘大型测量船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于一身,947套科研设备可以执行各类航天器的测控任务,是国际一流的“海上科学城”。 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正在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瞭望更多的战略领域。 【字幕】贵州 平塘 【解说词】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综合性能是美国著名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 它将帮助人们探索百亿光年以外星际间的互动信息。 姜鹏将带领团队执行天眼落成后最重要的馈源舱调试任务。 如果说FAST是眼睛,馈源舱就是它的瞳孔。 用六根钢索拉起馈源舱,将重达30吨的舱体,在高空精准定位,误差不超过10毫米,这样的工程难度世界上前所未有。 【同期声】FAST工程调试核心组组长 姜鹏 因为这个设备是从来没有人干过的,这么做过的事情,它也没有什么可参考的经验,在你真正实现前,也没有人敢给你这个答案。 【解说词】 天眼建设,每一步都是难关。 基础科学是研究之母。一个国家能否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需要基础科学领域的响亮发声。 从提出构想到建设完成,三代科技工作者,历经22年,先后攻克了十多项世界级难题。 【同期声】FAST工程网络工程师 杨清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