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興國和《長岡鄉調查》【3】(2)
时间:2023-10-27 23:34 来源:网站管理员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次
(五)關於艱苦奮斗。這形象地反映在那首家喻戶曉的“蘇區干部好作風”的山歌中——“哎呀哩!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走山路,夜打燈籠訪貧農。”興國是蘇區干部好作風的發源地,這首山歌據說從1933年開始傳唱開的。那時的蘇區干部,包括興國在內,縣級及縣級以下的干部,都不領薪金,義務為群眾服務。為了減少群眾負擔,他們實行自帶干糧去辦公的制度。每人有個棕繩編的“飯梢子”(裝飯的袋子),上面編著自己的名字,裝上一把米,煮熟后各自吃自己的一小袋飯。興國同志給我講過婦女干部危秀英的故事。她6歲時從瑞金賣到興國做童養媳。參加工作,婆婆不支持,鎖住米桶,用不讓帶米的辦法加以阻撓。但她還是在外工作。在區鄉時,她常常是餓著肚子去辦公。調到縣裡后,縣委書記鐘循仁發動其他干部勻米給她,解決她的吃飯問題。調到省委工作后,才由公家給她伙食。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很普遍的,因此才有山歌唱出來。 (六)關於爭創一流。前述10個方面的模范,已說明興國爭創一流的革命精神。他們創造的第一等工作,是干部工作處處帶頭的結果。興國縣委有個要求“干部十帶頭”的決定,即帶頭學習政治、軍事﹔帶頭遵守黨的紀律﹔帶頭參軍參戰﹔帶頭生產勞動﹔帶頭執行勤務﹔帶頭購買公債﹔帶頭節約糧食支援紅軍﹔帶頭優待紅軍家屬﹔帶頭慰勞捐獻﹔帶頭集股辦合作社。有了這10個帶頭,自然就有上述10個模范。 (七)關於無私奉獻。興國人民具有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革命犧牲的烈士有50000多名。烈士之多在全國縣級行政區劃中名列第一,佔全國烈士總數的1�60,佔全省烈士的1�5,因而被譽為“革命烈士第一縣”。在長征的湘江戰役中,興國模范師傷亡過半,其中第18團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縣團級以上干部達47人。著名的興國模范師師長鐘元洪,被淹沒在茫茫草地﹔模范師政委謝遠崧,在長征路上的最后一仗直羅鎮戰役中陣亡﹔原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梁煥財,犧牲在大渡河畔﹔原江西軍區特務團團長鄧岷山,犧牲在會理城下﹔原江西軍區國民經濟部長歐陽崇庭,犧牲在貴州水城縣郊大水灣。前面說的,長眠在長征路上的興國籍官兵有12038人,幾乎每1公裡長征路,就倒下了一位興國籍烈士。可謂萬裡長征路,裡裡興國魂。 當年的興國,處處閃耀著蘇區精神的光芒。說“模范興國”是蘇區精神的光榮代表,是實至名歸,名符其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深圳車牌飆漲或成全國最貴個人限價已超10萬
- 下一篇:“伐木人”繼任者呼之欲出